1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2、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殍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
3、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!
4、我也不知道。要知道,说话者的世界也是如此吗?
5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6、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,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。
7、学习是接近知识,实践是接近仁慈,羞耻是接近勇气。
8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9、政者正也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10、君子尊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皆兄弟。
11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12、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,得之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。
13、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14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1、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2、汗水换来丰收,勤学取得知识。
3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4、重量,然后是重量;度,然后知道长度。
5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
6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7、有德者必育言,有言者不必育德。
8、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
9、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
10、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
11、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12、杀一无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。
13、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
14、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1、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;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,其身正而天下归之。
2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3、学而知不足,教而知不足。懂得不够,便能反身也;知道了,才可以自我提高。
4、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5、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故善生者,乃所以善死也。
6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7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8、巧言乱德。
9、笃信好学,死守善道。危邦不人,乱邦不居,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
10、儿子绝对四:不意,不一定,不实,不我。
11、桀纣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。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与之聚之,所恶勿施,尔也。
12、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!人焉廋哉!
13、文王的公园有七十英里长。与人相处,人以为小,不也合适!
14、人性的东西在人的眼中是不好的。眼睛无法隐藏它的邪恶。胸部有规则的眼睛;胸脯不是一般的眼睛茂。也听听它的话,看看它的瞳孔,人有多瘦?
1、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2、杀一无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。
3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4、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5、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
6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
7、人若无志,与禽兽同类。
8、不以规矩,无以成方园。
9、别无所牵挂,别无所牵挂。不要害怕知道,但要知道。
10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11、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12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人之幼。
13、事君,敬其事后其食。
14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1、有钱就可以要求,虽然鞭,我也做,如果没有,从我的好。
2、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3、如果你想统治世界,今天的世界,放弃我的谁?
4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5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6、钟不敲不鸣,人不学不灵。
7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8、三支军队可以带走指挥官,但普通人不能带走意志。
9、没有规则,就没有方形花园。
10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
11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12、一个女人先侮辱自己,别人再侮辱她;这殿必毁灭,后人也必毁灭。国家应当自和未来几代人的感觉。
13、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
14、虽然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没有能生者。
1、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2、小不忍则乱大谋。
3、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4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
5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6、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
7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8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9、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
10、富而可求,虽然执鞭之士,我也为之。如果不能求,从我所好。
11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12、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
13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14、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
1、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,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;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
2、不是在他的位置上,不是在他的政治上。
3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
4、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,善良的老人,敏感的追求着的'人。
5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6、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
7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8、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
9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10、学成巧,总是巧;装成巧,惹人笑。
11、人不劳动没出息,人不学习没长进。
12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13、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,兵不逼好。
14、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
1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2、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
3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能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也不失言。
4、往昔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
5、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
6、欲得真学问,须下苦工夫。
7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8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
9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10、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
11、不以言举人;不以人废言。
12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13、获得真正的知识需要努力。
14、知道就是知道,知道就是知道。
1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!
2、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3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
4、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也。
5、君子易事而难说也。说之不以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。说之虽不能道,说也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
6、君子易事而难说(悦),说(悦)之不以道,不说(悦)也。
7、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
8、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9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10、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
11、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
12、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
13、权,然后和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
14、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1、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
2、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傲而不泰。
3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4、哀莫大于心死。——《庄子·外篇·田子方》
5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九节》
6、得道者多帮,失道者少帮。寡帮之至,亲戚之滨;多帮之至,天下顺之。
7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8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9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。
10、不学诗,无以言。
11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12、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
13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八章》
14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1、鸟要先飞翅,人要先求上进。
2、过,则匆惮改。
3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。
4、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在其元。
5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6、无为其所不为,无欲其所不欲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十七节》
7、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
8、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
9、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
10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
11、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;仁者无不爱也,急亲贤之为务。
12、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,兵不逼好。
13、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回也不改其乐。
14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1、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2、人行,必有我师焉:择其善者而行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、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
4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5、所以你们要看他所作的、所作的、他是何等的瘦弱。人是多么瘦啊!
6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7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
8、不可用文章伤害人,也不可用言语伤害人。
9、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10、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
11、去学习,去判断,去仔细思考,去清晰地争论,去认真地行动。
12、人有恒言,皆曰‘天下国家’。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13、默默而知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对我何用!
14、学然后能行,思然后有得。
1、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
2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3、事君,敬其事而后其食。
4、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。
5、说大人则藐之,勿视其巍巍然。
6、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,以其善下。
7、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
8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9、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
10、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,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
11、棋子的数量,小数点也有;如果你不能集中注意力,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。
12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
13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。有名万物之母。
14、勇士不忘在沟里,元不忘在其里。
1、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2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3、发奋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。
4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5、不学礼,无以立。
6、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
7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8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
9、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10、如果我们不实践道德,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,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,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,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,如果我们不从中学习,我们就不会改变它。
11、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
12、知道的人不知道;仁者皆爱也,急者亲商。
13、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谓之有司。
14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谓之“文”也。
1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2、仁、义、礼、智,不外乎我也,我也内在于人,外在于耳。
3、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4、相信学习,坚持走好路。危险的国家没有人,无序的国家没有人住,世界没有看不见的路,没有隐藏的路。
5、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
6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
7、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
8、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
9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10、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
11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12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13、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14、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
1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为道。
2、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。胸中正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瘦哉。
3、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
4、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。
5、士志于道,而耻辱衣恶食者,不足与议。
6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
7、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8、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
9、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
10、养心莫善于寡欲。
11、子为政焉用杀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
12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
13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14、大道自然,何须强自静。行无求而自松,饮无奢而自清,卧无欲而自宁。
1、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。
2、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,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,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。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,皆且取其利益,而国必危乱丧亡矣。
3、独善其身者,难成大事。
4、其交也以道,以接也以礼。
5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6、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
7、导之以政,齐之以德,民免而无耻。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8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9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?
10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11、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12、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13、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
14、王如施仁政於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,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长上,可使制梃以挞秦、楚之坚甲利兵矣。
1、先有司,赦小过举贤才。
2、学会聪明,永远聪明;假装聪明,让别人笑。
3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4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
5、许多人帮助那些获得成功的人,却很少帮助那些失去成功的人。
6、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。
7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8、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9、五谷者,种之美者也,苟为不熟,不如荑稗。夫仁,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
10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11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12、子曰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劝,既往不怪。”
13、人而不仁,如礼何!人而不仁,如乐何!
14、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
1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怠。
2、不怒不开,不细不发。把一个角落抬高到不了三个角落,那么就再也抬不动了。
3、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;万物虽多,其治一也;人卒虽众,其主君也。君原于德而成于天,故曰,玄古之君天下,无为也,天德而已矣。
4、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,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。
5、子路问事君。子日:"勿欺也,而犯之。”
6、弟子成孝道,出孝心,诚而不慈,爱而不慈,行而有力量,学而不倦。
7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8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9、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
10、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
11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说,说,“再次,斯可以。”
12、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